臺灣藝術與建築索引典

發展具中華文化特色的藝術與建築索引典中文版。

具中華文化特色的藝術與建築索引典中文版。

美國蓋提研究中心(Getty Research Institute,以下簡稱GRI)是國際著名藝術史研究機構,長期致力於發展藝術研究所需的學術資料庫,近年來更成為歐美地區推動數位藝術史最重要的機構之一。目前,GRI已正式成立數位藝術史研究部門,並利用其圖書館的特藏資料,與西班牙及法國的研究者組成諸如「Digital Mellini」與「Digital Montagny」的跨國研究計畫,探索藝術史的數位研究環境,並發展相關數位工具與系統平台。

中央研究院於2010年與GRI完成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授權與詞彙貢獻合約簽訂,正式展開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簡稱AAT)中文化與國際合作研究。雙方主要的具體合作項目包括:藝術與建築索引典中文版(AAT-Taiwan)建置、出席國際術語學工作小組會議(International Terminology Working Group, ITWG)、研發應用GRI多語控制詞彙於增進資料庫語意檢索效能及數位人文與數位藝術史研究。

知識組織系統國際合作研究:藝術與建築索引典(AAT-Taiwan)中文版建置

「AAT索引典中文版」為本合作計畫之核心基礎,是參與GRI跨國合作「AAT多語化索引典」計畫的中文化代表機構,與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群(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德國博物館研究中心(Institut für Museumsforschung)、荷蘭藝術史研究所(Rijksbureau voor Kunsthistorische Documentatie)、智利文化遺產檔案中心(Centro de Documentación de Bienes Patrimoniales),及瑞士蘇黎世大學藝術史研究所(Kunsthistorisches Institut der Universität Zürich)等各國機構共同建構多語言知識組織系統。

各國團隊的工作,主要是針對物質文化概念有關的詞彙及其範圍註,研製各語種的翻譯、校訂、增同義詞、消歧義、專家審訂等研究模組。而隨著GRI每年持續進行AAT的詞彙、範圍註和層級等資料的大量新增或更新,本國際合作案也成了需要長期投入、持續進行的工作。此外,中文與其他西方語系在語言結構與文化背景的諸多差異,往往為詞彙的中譯平添許多難度,為了使AAT-Taiwan所研發的中文化索引典能夠適用於各種中文情境,尤其是廣泛的華語地區,本團隊也下了許多功夫,以期兼顧臺灣與中華文化的獨特性,並透過技術報告與AAT-Taiwan編輯索引的編撰,累積這些重要的工作經驗。

AAT-Tawan在地化與英文化整合研究:呈現在地知識分類觀點

AAT索引典是一套知識組織架構,除了可作為數位典藏檢索系統的語意參照架構,提升檢索的效率之外,隨著研發團隊近年來嘗試將索引典資料全面性地以鏈結開放資料的方式釋出,期使不同來源的開放資料能夠相互串連與檢索,可預期未來的應用範圍將更為廣泛。著眼於AAT這套知識架構的潛力,為了將其功能發揮到極致,AAT中文化團隊也致力於改善AAT索引典在中華文化概念詞彙不足的問題,嘗試依據在地的知識分類體系,對AAT的架構進行調整,一方面呈現在地觀點,另一方面也是回應國際對中文與中華文化相關研究與教學的需求。

自2014年起,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AAT中文化研究團隊與資訊所知識化工作小組展開合作,經過定期工作會議討論,從「典藏臺灣」數位典藏聯合目錄原已建置之索引典系統,抽取出中國器物與書畫等主題之相關中文詞彙進行英譯,目前為止已處理二千餘筆;後續再依據索引典工作流程,將這些詞彙應用至AAT索引典架構中,從而建構符合中文語意架構與中華文化概念的臺灣在地化索引典。其詳細工作流程,首先是針對上述數位典藏索引典系統收錄的中文詞彙進行英譯、研究該索引典的詞彙組建置架構並參照檢視現有AAT-Taiwan知識系統架構。接著,在比較每項數位典藏詞彙組與AAT相對應之詞組概念、層級結構異同後,再制定數位典藏詞彙組橋接至AAT知識組織系統的規範,作為後續英文化詞彙補增、在地化架構建置或調整之基礎。

成果統計

在索引典英譯中部分,截至2015年底,本AAT中文化團隊依據GRI在2012年所公佈的35,485組詞彙版本為基礎,共完成3萬餘筆詞彙的翻譯校訂,已提交AAT者達2萬餘筆。

在中華文化特色詞彙組的增補部分,共完成「中國書體」(共計16筆詞條)、「中國青銅器」(含1個先導詞、18個概念詞,共計19筆)及「中國節慶」名稱詞彙集(含1個先導詞、8個概念詞,共計9筆)等詞彙收錄與提交。

相關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