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的驛站中,旅人熙來攘往,不論匆忙頓留或悠閒慢活,認真活過的痕跡不滅,且等你我一一踏尋。

這一場藝術結合科技的盛宴,將陳澄波的風采與藝術的光輝聚之一室,一齊閃耀。
以王爺信仰為帆,裝載名家紀實影像與儀式物件,道出臺灣民間信仰文化。
「檳榔」是植物、是藥材、還是文化中的一環,展覽不藏私地一次公開檳榔其來有自的風情萬種。
不論時代巨輪輾轉,關切政治與社會的心意始終堅定。「學生運動」遍地開花。
原住民女性生命歷程為經,編織服飾文化為緯,紡出原住民的生命故事與文化。
硝煙從馬關條約未乾的墨跡竄起,臺灣島民以生命作出抉擇,豔紅了那頁汗青。
與暨南大學合作,活化圖書館空間,打造數位文化中心校園駐點成果展。
數位島嶼與天來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辦理「觸動感動國際攝影大賽」,增添「數位島嶼」的顏色。
生活有許多面向,每雙眼睛都有不同的觀察,數位島嶼徵集大城小事,看見屬於臺灣的日常。
以「數位島嶼」的影像展覽,融入國小教學課程,開啟創新學習的新視野。
以臺灣民間信仰為主,彙整各類宗教文化資料,建立單一入口平臺。
篩選、翻譯與數位化史惟亮教授留存於德國的一批珍貴紙本檔案。
數位化四海唱片所藏之盤式磁帶,以原始錄音檔案再現華人時代之聲。
認識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院內數位計畫、推廣活動的資訊窗口。
中興大學昆蟲標本數位內容之擴增與藏品加值應用之標本館網站建置。
藝術家陳澄波的畫作、書信、照片、剪報、個人收藏的視覺化呈現。
從創始與播遷、南港建院、歷任院長、院士會議、記憶故事、大事記等主題,呈現中研院的歲月歷程。
尋訪斯土與斯民的傳奇、推敲墨痕與書香的智慧、諦聽海洋與山野的謳歌 。
提供華文閱讀者透過數位科技對古籍數位檔案的線上閱覽服務。
整合資訊技術與人文社會研究,以數位工具輔助人文研究。
讓你隨時接收國內的數位文化相關的最新訊息。
建構以鏈結開放資料為基礎的藝術史數位研究環境。
精選內容豐富,繪製方式具典範性,或未見於其他機構之中國古輿圖。
157張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的中國古地圖,帶您遊歷天南地北,感受多樣地貌之美。
20期CCC,60位創作者,180個故事,生動趣味,引領青年認識熟悉又陌生的臺灣。
由藏品到有趣的遊戲、賀卡、動畫與影片,在互動中傳遞知識,建立典藏與當代生活的多元連結。
前進全國各高中校園舉辦數位成果資源課程及行動學習競賽系列活動。
虛實整合教材開發與行動悠遊學習服務。
典藏素材融入課程,建立跨校數位文創合作模式。
協助文史研究者熟悉數位人文學的研究工具的系列培訓課程。
凝聚各學門領域的關懷,開創數位人文研究議題與發展方向。
發展具中華文化特色的藝術與建築索引典中文版。
臺灣數位典藏資源與出版品的國際曝光。
協助澳門文化局推動文化資源數碼化計劃。
102-104年度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暨數位人文學」研究計畫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