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緯23.5°出發 陳澄波

藝術家陳澄波的畫作、書信、照片、剪報、個人收藏的視覺化呈現。

藝術家陳澄波的畫作、書信、照片、剪報、個人收藏的視覺化呈現。

網址從北緯23.5°出發 陳澄波 chenchengpo.asdc.sinica.edu.tw
上線時間2014年1月

如果您曾經到過嘉義市中心的圓環噴水池附近,陳澄波1934年的油畫作品《嘉義街中心》,想必會讓您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幅畫描繪的是嘉義市中心圓環噴泉四周的景象,精心鋪陳的畫面,除了位於視覺焦點的噴泉,畫面兩旁的電線桿、商店招牌,以及點綴其中的人物,例如親子、攤商、動物等,保留了當時日常生活的一景。來到數十年過後的今日,市中心噴泉仍在,熱鬧依舊,然而四周的樹木已被急馳而過的汽車取代,此時再回望畫裡保留著的舊日氛圍,那摻雜著悠閒的勃勃生氣,令人嚮往不已。

陳澄波(1895-1947)出生於嘉義,是臺灣美術史上重要的前輩畫家之一。他於1907年12歲入小學,1913年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期間並得日籍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啟蒙,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畢業後在嘉義擔任小學教師,七年後辭去教職赴日,1924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圖畫師範科學習西畫,1926年以《嘉義街外》畫作入選第七屆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成為臺灣籍畫家以油畫入選帝展的第一人。1929年他自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後,隨即赴上海任教,直到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始契眷返台,1933年起定居嘉義,直到1947年死難於二二八事件。

陳澄波過世後,家屬保留了許多他的作品,以及書信、照片、簡報、手稿、個人收藏等各類文書檔案,這些資料不僅反應陳澄波一生創作的軌跡與熱情,也提供後人一窺西洋美術在臺發展的窗口。自2012年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臺史所)自2012年起與嘉義市文化局、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展開「陳澄波畫作與文書數位典藏」的合作計畫,將陳澄波的畫作與文書資料數位化,並於臺史所檔案館的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中彙整為陳澄波畫作與文書的全宗項目,提供公開查詢瀏覽。

在此基礎上,數位文化中心規畫建置了中英雙語的「從北緯23.5°出發 陳澄波」主題網站,精選檔案資料中的圖像,結合相關研究結果及資訊技術,以陳澄波先生的個人生平、藝術成就、環境變遷、社會關係等四大面向為主軸,透過十個主題串連他的人生故事,分別是:人生大事篇、畫作精選篇、帝展篇、家庭篇、日本篇、嘉義篇、上海篇、寫生旅行篇、畫友篇、畫壇組織篇。使用者可以任選一個主題進入,從閱讀每個主題的導引短文開始,再瀏覽主題中的典藏圖像,遇到感興趣的內容,還可繼續點選圖像閱讀圖像的詳細介紹。透過紮實的文字資料、大量的圖像、關鍵詞連結,以及互動式時間軸、可篩選式年表、地理資訊、街景等時空資訊的設計,網站營造了一個讓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從任何一個地方開始,認識陳澄波其人與其時代的一個學習網站。這個網站也是目前國內外少數完整呈現一個藝術家多重面向的主題網站。

網站資源統計

  • 畫作精選篇 精選46幅陳澄波不同時期的水彩、膠彩與油畫作品,每一幅都附上詳細的解說資料、關鍵詞、相關畫作與參考書目。
  • 帝展篇 除了與陳澄波畫作入選帝展的相關作品、報導與書信,還收錄了陳澄波收集的1919-1934年間第1-15回帝展明信片,合計共265張。可以一窺當時帝展入選作品的主流畫風。

建置團隊

  • 內容企劃、後台技術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 美術設計、前台製作 / 頑石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 圖檔提供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研究專題中心
  • 技術協力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研究專題中心